【中喜酒业】好好学习就能天天向上?知识的真正来源到底是什么?
2023年05月26日140156
我记得我们小学语文课本第2课是“好好学习,天天向上”。这在当时是不容反驳的真理,那么现在呢?最近我发现重新思考我们在青少年时代所受的教育,是非常有意思的事情,昨天我反思了礼貌这个概念,今天我要反思的是知识的真正来源。
我们很幸运,活在一个知识唾手可得的年代,你想学什么东西,你想知道什么事情,动动手指头,就能从手机里面找到,所以现在专家越来越不值钱,因为他知道的东西,你的手机基本上都知道。
那么问题来了:为什么有些人能够通过手机成为专家,能够发家致富,但是更多的人却是沉迷于其中,耗费了大量的时间,最后一事无成,仅仅是没有觉悟吗?
我碰到过许多员工,亲自教他怎么样利用手机学习专业的知识,怎么应用最新的技术,有些人一教就会,有些人你怎么说都没用。包括我录的视频,有些人会听得津津有味,当然更多的人可能是没有任何感觉,你讲的那一套关我什么事呢?
我有好多朋友,我认为才华绝对在我之上,但是日子过得并不好。在我看来,他们只要改变一点观念,赚钱是很简单的事情,可实际的情况是,他们并不是不想赚钱,只是我认为很容易能改变的观念,他们偏偏就是改变不了。他们也很好学,读的书甚至比我还多,好好学习了,又为什么不能天天向上呢?
对此我有一个理论,今天拿出来和大家探讨,希望你能够批评指教。人是很难改变的,所以我这些年不试图去改变任何人,包括我的员工和朋友,我说了,你能接受,那就继续干。如果你不赞同,或者不接受,那就请另谋高就。而对于朋友,我就更少提意见了,原因就在于,我认为就像我们每一个人的生老病死,真正的决定因素是我们的DNA一样,我们的认知也有自己的DNA。这是先天决定的,无法改变。可能某种重大的刺激,也许能产生突变。
《美诺篇》
我的这个观点来源于苏格拉底,年轻的时候读苏格拉底,我不同意他关于知识来源的说法。苏格拉底现存的有23篇对话录,为什么是对话录呢,因为他认为只有通过不断地询问和反思,才能获得真正的知识。他得出的结论是:知识通过思考而获得的,而不是通过感官经验或学习,因为感官并不总是可靠的,而且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矛盾的感官经验。苏格拉底关于知识的来源的讨论是在《美诺篇》中,他的原话是这么说的:“所有知识的获取,基于记忆的现实,我们从来没有真的学会什么。我们已经知道了,只是需要一些提示。”
这就相当于说知识的真正来源在于我们的内心深处,我们还需要去向外学习什么呢?我以前当然不认同这样的认识论,因为我就是不断地学习,不断地进步的,但是现在我越来越感觉到,其实所有的这一切,都是由我认知的DNA决定的,我学习什么又不学习什么?能学到什么又不能学到什么?已经被安排好了,并不是我主动去争取的结果,所以我现在才明白苏格拉底为什么是古希腊最有智慧的人。
如果你认同我的观点,相信认知也是有DNA的,那么我建议你跟我一样,经常要反思三个问题:第一,我们认知的遗传性,我们的父母和家族,对我们的认知有哪些深刻的影响?第二,我们认知的特征,也就是我自己认知DNA的结构究竟跟别人有哪些区别,又有哪些相同的地方?第三,根据以上两点,我应该如何制定认知的提升方案?
最后我想表达我做视频的理念,这几年好多人会给我提意见,老实说,如果我认为认知的DNA不同,我不会接受,也懒得去解释。如果你喜欢我的视频,说明我们的认知DNA有相当的共同点,我并没有传授给你新的知识,我所讲的东西其实早就在你的脑海深处,我只是唤醒这些知识而已,所以我们要像珍惜有血缘关系的家人一样,珍惜那些和你有共同的认知DNA的人。
?
凌春鸣 (老蠹)
广东酒业功勋人物,葡萄酒果酒国家专家委员会专家,葡萄酒国家一级品酒师,美国国际侍酒师认证课程ISG 文凭侍酒师、中国区总代表、首席讲师:法国教皇新堡侍酒师协会“教皇侍酒师”,品酒师国家职业技能竞赛裁判员,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国家酒类重点实验室(广东)感官检验师。
广东省酒类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,广东省品酒师侍酒师管理专业委员会主任,深圳市酒类行业协会葡萄酒专家委员会主任,粤港澳葡萄酒商联盟理事长。
中国酒类流通协会“进口酒事业领袖”,中国酒类流通协会酒类行业“营销职业带头人”,法国领事馆和波尔多丘公会“波尔多丘葡萄酒形象大使”,广东省酒类行业协会“优秀企业家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