葡萄酒里的科学——马伦哥尼效应

2023-02-08 18:55 来源 :  网易 作者 :  酒咔嚓酒可查

分享

       酒液在停止摇晃后,酒液最高处会出现一圈水迹,水迹周围会有大小不一的酒滴沿着杯壁以弧形状或条纹状慢慢滑落——这该怎么科学解释呢?

       “tears of wine”

       有细心的人会发现,酒液在停止摇晃后,酒液最高处会出现一圈水迹,水迹周围会有大小不一的酒滴沿着杯壁以弧形状或条纹状慢慢滑落,看上去就像流下的泪水,甚至有点像美女的腿,因此这也被称为“酒腿”、“酒泪”——“tears of wine”。

1.jpg

       关于“tears of wine”的现象,可以用科学来作解释—— 1865年,意大利的物理学家马伦哥尼(Marangoni)首次从科学的角度把这种现象解释清楚,称其为马伦哥尼效应(Marangoni effect)。

       马伦哥尼效应(Marangoni effect)

       马伦哥尼效应(Marangoni effect)是指两种液体相接触时,表面张力强的液体会将表面张力弱的液体拉过来,因此会出现表面张力弱的液体向强的方面渗透,同一种溶液会因为浓度高而增强表面张力,所以稀溶液也会向浓溶液中渗透。

       由于在杯壁上的液体拥有较大的表面,酒精蒸发较快较多,因此酒液浓度会有所下降。水比酒精在单位表面同玻璃壁接触的表面能高,酒精浓度下降了,表面能会增高。液膜克服重力,自发上升的能量来源于水同杯壁接触释放的表面能。因此,酒精浓度变化越大,“酒泪”就越明显。

       不过“酒泪”也可以通过简单的人工干预消除掉————倒酒之后我们只需迅速将酒杯完全遮盖,防止酒精蒸发,然后再摇晃酒杯,“酒泪”现象就不会产生。

       酒泪”与葡萄酒的品质有什么关联?

       不进行干预的话,几乎所有的葡萄酒都会产生“酒泪”现象,但是不同的葡萄酒其“酒泪”的时间长短有所不同。“酒泪”在杯壁上流动的速度有快有慢,其决定因素则是葡萄酒的酒精、糖分和甘油的含量高低。

       也就是说,酒精含量较高的葡萄酒,由于粘稠度较高,酒泪在杯壁上缓缓流动,因此“酒泪”现象更加突出。反过来讲,这类型的葡萄酒普遍口感会比较丰富,层次感也可能比较明显,因此有人会觉得这样的葡萄酒更好喝。

       但是判断葡萄酒品质高低的标准并不能仅仅从“口感是否丰厚”来简单评定,而且酒泪也不能决定葡萄酒的果香和单宁等等,因此“酒泪”与葡萄酒的品质没有必然的联系。

发表评论